
赵世举,湖北枣阳人,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语汇分委员会委员。曾任十大网赌信誉网址大全副院长和院长、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武大)执行副主任、《长江学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文化学会秘书长,兼任国际汉语教学硕博士生指导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常务理事,以及多家语言学期刊编委等。受聘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学术机构学术委员或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传播等研究。出版著作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20多篇,获中央领导和国家部委等批示采纳的咨询报告10多篇,参与多项国家语言文字发展规划、重要语言政策等研制,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教学研究项目10多项。荣获教育部和湖北省科研成果奖及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以及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等多项。曾兼任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中文系等客座教授,应邀赴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和学术组织讲学或参加重要学术活动。
一、主要著作
1.语言与国家,商务印书馆、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主编。
2.《孟子》定中结构三平面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独著。
3.古汉语易混问题辨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独著。
4.汉语研究管见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独著。
5.古汉语知识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副主编。
6.古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主编。
7.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副主编。
8.中华诗韵大辞典,中华书局2018,主编之一。
9.语言服务与“一带一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主编。
10.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6,主编。
11.《中国语情研究(2009-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主编之一。
12.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主编之一。
13.信息化时代的社会语言生活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2022,主编之一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副主编。
15.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副主编。
16..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3,副主编。
17.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合编。
18.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合编。
19.新文化古代汉语,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合编
20.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总主编。
21.中国语情档案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6-,总主编。
22.语言智库论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总主编。
……
二、主要论文
(一)词汇·训诂
1.试论核心词及其类型,《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3期,独撰。
2.关于词义的再认识——基于语义-语法接口的词义观,《中国语言学报》第15辑,商务印书馆2012年,独撰。
3.汉语词义的微观结构及其切分与描写,Proceeding of CLSW-5 ,published by COLIPS Publication Singapore. June 2004,独撰
4.“和你”即“伙里/伙的”,《中国语文》2004年第1期,独撰。。
5.授与动词“给”产生与发展简论,《语言研究》2003年第4期,独撰。
6.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宏观问题的初步思考,《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丛刊第3辑,商务印书馆2006,独撰。
7.从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看词的多形态和词义分析的多样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丛刊第2辑,商务印书馆2004,独撰。
8.基于语言与言语区别的词义分析问题试探,《语言文字学论坛》丛刊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独撰。
9.也谈辞书的释义问题,《辞书研究》2002年第2期,独撰。
10. 当代商业店名的构成类析及文化透视,《云梦学刊》1999年第1期。
11.试论汉语语义对立,《湖北师院学报》1998年第5期,独撰。
12.汉语对其他语言词语的吸收及其规范问题,《湛江师院学报》1998年第2期,独撰。
13.雅学与文化论纲,《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1期,独撰。
14.黄季刚先生的雅学研究述略,载《中国海峡两岸黄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独撰。
15.雅学史初探(上),《襄阳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独撰。
16.雅学史初探(下),《襄阳师专学报》1991年1期,独撰。
17.历代雅书述略(上),《辞书研究》1991年第3期,独撰。
18.历代雅书述略(下),《辞书研究》1991年第4期,独撰。
19.《释名疏证》提要,《襄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独撰。
20.从《尔雅略说》看雅学的飞跃性发展,载《黄侃学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独撰。
21.《释名》提要,《襄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独撰。
22.《尔雅略说》浅论,《襄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独撰。
23.论“-不叽叽”的性质、构成与功能,《海峡两岸现代汉语研究》,文化教育出版社(香港)2009,独撰。
24.《尔雅》研究史的立体化构建 ——朱祖延先生雅学研究管窥,《湖北大学学报》2013年01期,独撰。
……
(二)语义-语法·修辞
1.试论词汇语义对语法的决定作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2期,独撰。
2.关于定中结构的指称问题,《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独撰。
3.汉语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试探,载《语苑集锦-许威汉先生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独撰。
4.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探,《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独撰。
5.《尚书》和甲骨金文中人称代词的“格”问题,《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独撰。
6.从《孟子》看语境对定中结构的制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0年第2期,独撰。
7.关于古汉语“定语后置”问题的新思考,《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独撰。
8.关于汉语省略句的判定标准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独撰。
9.关于《孟子》定中结构研究的若干问题,《襄樊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独撰。
10.汉语句法分析问题漫谈,《江汉论坛》1998年第10期,独撰。
11.从“之”字的用法看组合式谓补结构的形成,《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独撰。
12.古汉语助词“之”概说,《襄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独撰。
13.“以…为…”和“以为”的结构类型及其辨析方法浅说,《襄阳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独撰。
14.浅论《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襄阳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独撰。
15.介词“给”考源,《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二辑(国际会议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独撰。
16.洪堡特的汉语观与汉语语法特点的再认识,《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2期,独撰。
17.改革开放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合作。
18. 古汉语同形双音节词语的辨识,《中文自学指导》1993年第11期,独撰。
19.空位-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修辞学习》2003年第6期,独撰。
20.古汉语暗喻的表达形式及其特点浅说,《修辞学习》1998年第6期,独撰。
……
(三)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
1.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独撰。
2.National Language Capacity in Global Competition.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6年第3期,独撰。
3.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开拓发展的策略及路径,《语言文字应用》2021年第1期,独撰。
4.语文现代化的内涵与当代使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年第3期,独撰。
5.积极应对国际中文教学的新情况,《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05月11日,独撰。
6.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转型发展刍议,《社会科学家》2020年第10期,独撰。
7.语言文字事业要有新发展新开拓,《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7日,独撰。
8.МОНИТОРИНГ ЯЗЫКОВОЙ СИТУАЦИИ В КИТАЕ: ПРАКТИКА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中国语言监测研究:实践与反思),Социолингвистика03.2020(俄罗斯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独撰。
9.危难之时更需语言正能量,《语言战略研究》2020年第2期,一作。
10.“战疫语言服务团”的实践与思考,《语言战略研究》2020年第3期,二作。
11.语言观与语言研究方法论漫谈,《社会科学家》2020年第10期,一作。
12.《应急语言研究的三大视域》,《语言战略研究》2020年第5期,独撰。
13.语言在国家安全中的角色和功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独撰。
14.普通话助力国家发展,《光明日报》2019年09月21日,独撰。
15.语文现代化与人类发展,《科学与现代化》2019年第3期,独撰。
16.重视网络空间语言的规划与治理,《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1日,独撰。
17.与时俱进是语言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语言战略研究》2018年第1期,独撰。
18.珍视优良传统,勇于开拓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14日,独撰。
19.语言经济学的维度及视角,《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17年第6期,独撰。
20.华语的历时流变和共时格局及整体华语观,《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7年第6期,独撰。
21.走出书斋 走进生活 服务社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3日,独撰。
22.语言服务建设要理性需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02月17日 ,独撰。
23.2015年重要语情述评,《语言政策研究热点(2015)》,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独撰。
24.推广普通话是发展的需求,《光明日报》2017年9月10日,独撰。
25.关于语言经济学维度的基本认识,《语言战略研究》2017年第5期,独撰。
26.再论新时代的语言规范观,《第九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独撰。
27.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使命,《光明日报》(2017年12月31日,独撰。
28.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的基础保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01月05日,独撰。
29.城镇化务须呵护乡音,《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2期,独撰。
30.国际化发展需要语言搭桥通心,《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8日,独撰。
31.切实推进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战略,《光明日报》2016年5月11日独撰。
32.中国语言观测研究的实践及思考,《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5期,独撰。
33.国家软实力建设亟待研究和应对的重要语言问题,《文化软实力研究》2016年第2期,独撰。
34.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境遇及反思,《中国语言战略》2016年第2期,独撰。
35.跨境语言的资源价值,《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16年第2期,独撰。
36.语言教育规划面临的新问题,《中法语言政策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16,独撰。
37. 新时代呼唤语言文字事业创新发展,《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日,独撰。
38.破解语言关系和语言教育困扰的一个视角——再论着眼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全面语言素质观,《中国社会语言学》2015年第2期,独撰。
39. “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4期,独撰。
40.文风关乎兴衰,《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5年5月13日,独撰。
41.语言是信息的门户和锁钥,《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4年1月17日,独撰。
42.关于国家语言智库体系建设的构想,《语言科学》2014年第1期,独撰。
43.中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任重而事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4日,专访。
44.两岸四地语言文字协调的基础与愿景—从香港和内地为“老年痴呆症”更名谈起,载《基于华语教学的语言文字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2014,独撰。
45.语言科学技术的内涵与范围试说,在《互动与共鸣:语言科技高层论坛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独撰。
46.国家安全亟须筑牢语言保障,载《中国语言生活要况》,商务印书馆2014,独撰。
47.努力建设国家级语言智库,《中国教育报》2013年08月21日,独撰。
48.从语言的功能看公民个人语言能力的地位和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3期,独撰。
49.打造“语言武器”——语言与军事安全,《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3年11月15日,独撰。
50.语言是纽带也是利器——语言与政治安全,《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3年11月22日,独撰。
51.语言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要素——语言与经济安全,《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3年12月13日,独撰。
52.语言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2013年12月27日,独撰。
53.从人的素质构成和发展需求看外语,搜狐教育,2013年12月1日,独撰。
54.从服务内容看语言服务的界定与类型,《北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独撰。
55.语言观的演进与国家语言战略的调适,《长江学术》2010年第3期,独撰。
56.语双方言运用的心态透视,载《双语双方言》(三),香港汉学出版社1994,二作。
……
(四)文字·文化·教育等
1.从信息社会对语言文字的要求,看汉语汉字的优长,载《全国汉语汉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独撰。
2.试论“篝”字及相关问题,《襄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独撰。
3.“说”与“悦”关系辩,《襄阳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独撰。
4.从语言运用实际看建立言语学之必要,《长江学术》第八辑(2005),独撰。
5.古汉语与人文教育,文学教育2006年第10期,独撰。
6.对外汉语教学词汇主导法刍议,《长江学术》2007年第3期,独撰。
7.《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弁言,《长江学术》2007年第2期,独撰。
8.大学语文教育的机遇、症结与对策,《教育研究》2008第2期,独撰。
9.大学语文课该何去何从,中华语文网2008,独撰。
10.中文学科奋进中的回望与探寻 —有感于《浙江大学中文系系史》出版,《中文学术前沿》第三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独撰。
11.中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1期,一作。
12. 中文专业本科基础课教材建设思考及尝试,《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4期,独撰。
13.汉语国际教育类专业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第6期,独撰。
14.道家的“忘我”境界及其启示,载《大道从廉 道廉同行-第四届中华廉洁文化理论与实践交流会论文集》,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独撰。
15.文化认同与融合—武汉城市圈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今日湖北》2008年第11期,独撰。
16.试论“以德治国”方略的中国文化基础,《反腐倡廉研究》2001年第8期,独撰。
……
三、获奖成果
1.《语言与国家》,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主编;
2.《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独撰;
3.中文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主持人;
4.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教育部重大项目结项优秀奖(2016),主持人;
5.“古代汉语的现代化教学”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合作。
四、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2010)。
2.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与发展方略研究”(2018)。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词汇主导模式研究”(2008)。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防和军队改革视野下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研究”子项目(2016)。
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比较研究”子项目(2019)。
6. 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世界语言政策综合资源库建设及比较研究”子项目(2015)。
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文现代化创新发展研究”子项目(2021)。
8.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项目“中国语情动态资源库建设”(2013)。
9.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项目“中国语情监测与研究”(2008)。
10.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项目“语言规范层次性研究”(2002)。
11.主持国家汉办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建设”(2009)。
12.主持国家语委委托项目“语言与国家安全研究”(2014)。
13.主持国家语委 “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015-)。
14.主持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首批试点项目(2016-)。
15.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发展规划研究项目(2019)。
16.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战略研究项目(2020)。
17.主持国家“985”工程项目“语言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建设跨学科创新平台”
18.主持国家“八五”古籍整理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籍总目提要•语言文字卷》子项目“雅学”
……
五、讲授课程
1. 古代汉语,本科
2. 现代汉语,本科
3. 训诂学,本科
4.现代汉语词汇学,本科
5.汉语修辞学,本科
6.语用学概论,本科
7.汉字与中国文化,本科
8.汉语语法学史,硕士
9.汉语语言学导论,硕士
1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硕士
1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硕士
12.汉语词汇学,硕士
13.语法学专题,博士
14.词汇学专题,博士
六、教学项目
1.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中国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07),主持。
2.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实践教学中心)建设(2010),主持。
3.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试点基地”(2010),主持。
4.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专业研习小组的创建与运作研究”(2005),主持。
5.武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古汉语多媒体教学系统研究”(2002),主持。
6.武汉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项目“汉字与中国文化”(2005),主持。
7.武汉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古代汉语(2006),主持
8.面向汉语国际推广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2009),主持
9.人文科学实验班改革研究(2010),主持
10.《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研究(2012),主持
…………
工作邮箱:zsj@whu.edu.cn